中秋特辑丨良宵佳辰,以乐咏月
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
点击下方图片预登记,即可免费参观!
距离开展
倒计时
68
天
小
微
导
读
年年中秋,岁岁月明。天上人间,共此良辰。又是一年中秋节,小微在此先祝大家节日快乐!话说回来,赏月怎能少得了曲子?这不,小微就给大家带来了几首古曲。
阅读提示:全文1447字,预计阅读时间6-7分钟。
中
秋
节
佳节团圆 · 千里共婵娟
Mid-Autumn Festival
人间天上,歌起舞飞旋
平分秋色一轮满
波涌万种缠绵,海底倒映天
仲秋初月
天涯海角共赏,桂花美酒一壶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
《汉宫秋月》
《汉宫秋月》是一支著名的曲子,原为崇明派琵琶曲,后又由不同的乐器而再创造,现有二胡曲、琵琶曲、筝曲、江南丝竹等。此曲细致地刻画了宫女面对秋夜明月时内心的无限惆怅,流露出对爱情的强烈渴望。
琵琶曲《汉宫秋月》又名《陈隋》,一般是根据无锡吴畹卿所传,以歌舞形象写后宫寂寥,更显清怨抑郁,有不同传谱。乙字调(A调)的《汉宫秋月》旋律抒情委婉却饱含凄苦哀怨,细腻地刻化了被禁锢在宫廷中的宫女们的内心痛苦。尺字调(C调)的《汉宫秋月》初见于无锡吴畹卿传抄谱:全曲六段加尾声,无分段小标题。虽然各传谱的乐谱段落划分有所不同,但都表达一种哀婉凄楚的情绪。
古琴曲《汉宫秋月》又名《汉宫秋》,曲谱在古代流传较为广泛,近代以来逐渐失传。20世纪80年代,古琴演奏家吴钊先生对《汉宫秋月》进行打谱,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复原,终于使得这首近16分钟的古老曲子重见天日。
且把遥远年代里的幽怨抛在一边,听《汉宫秋月》,品十五元宵,岂非快哉?
《良宵引》
《良宵引》是中国古琴名曲,属于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,最早出现在虞山派代表作《松弦馆琴谱》中,现成为古琴初学者经常采用的入门琴曲。此曲节短韵长、清越和雅、引人入胜,称得上是小曲中的精品。《琴学初津》后记中也称其“其中吟猱绰注,起承转合,井井有条,浓淡合度,意味深长,洵美曲也。”
在中秋之夜闲庭信步之时,听一曲《良宵引》便如同清风入弦、绝去尘嚣,琴声幽幽、令人神往。
《中秋月》
宋代苏轼有《中秋月》云: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古琴曲《中秋月》最早刊载于《松弦馆琴谱》,是严天池先生的自度曲。《中秋月》集花好月圆与思乡愁绪于一曲,与《良宵引》有异曲同工之妙,表达了秋高气爽之际,明月高挂、夜阑人静的和谐意境。
《秋宵步月》
《秋宵步月》为南北朝南齐柳世隆所作的古琴曲。柳世隆晚年致心于琴乐,“在朝不干世务,垂帘鼓琴,风韵清远,甚获世誉。”
此曲最早见于《西麓堂琴统》,不同于其他曲子严肃忧伤的曲风,此曲蕴含着闲庭信步、怡然自乐的情绪,非常适合在雅集上演奏,烘托其乐融融的氛围。
《月儿高》
《月儿高》最早见于清嘉庆年间蒙族文人荣斋所编的《弦索备考》,相传这首曲子与《霓裳羽衣曲》系出同门,后来演化成“月宫仙乐”。
此曲将月色描绘到了极致。开曲旋律层层递升,犹如一轮明月从海上冉冉升起,随后月下美人翩翩起舞,水袖抛掷,看官飘飘欲仙,节奏忽然变快,裙摆翻滚,步子加急,随后用"长轮"指法演奏,乐音连绵不断,如同浮现玉宇千层,蟾光炯炯,最终月儿西沉,一切归于寂静,曲终人醉。
《秋月照茅亭》
《秋月照茅亭》曲名通俗易懂,为东汉蔡邕所作名曲,最早见于《神奇秘谱》。
《醒心琴谱》中《秋月照茅亭》之题解曰:“东汉蔡邕所作。其曲之取意者,天宇之一碧,万籁之咸寂,有孤月之明秋,影涵万象。当斯之时,良夜寂寥,迢迢未央,孤坐茅亭,抱琴于膝,鼓弦而歌,以诉心中之志。但见明月窥人,入于茅亭之内,使心与道融,意与弦合,不知琴之于手,手之于琴。皆神会也。”
全曲轻柔幽缓,特别是中间的泛音部分,与曲名分外契合。闭目听取,犹如置身于茅亭之中,秋叶静谧,月凉如水。琴音缭绕,思绪悠远,听了有种神游月夜之感。
各位乐迷朋友们,您心中最适合咏赞月亮的是哪首歌曲或乐曲呢?欢迎留言和小微分享哦!
信息来源丨网络
编辑排版丨蒜泥不是蒜头
*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
往期回顾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扫码添加客服号|乐小微
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小微噢
也可致电021-62952118/62951401
分享 收藏
点赞 在看
#music china#